往届回顾
联系我们
15348110304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往届回顾 > 2017届

综艺峰会制作人论坛:竞争升级,爆款归来——综艺创新风口与现象级节目锻造

发布时间:2017/12/8 10:00:00


论坛二:综艺制作人论坛

竞争升级,爆款归来——

综艺创新风口与现象级节目锻造


主持人:

冷凇  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

嘉宾

过彤(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部副主任)

周冬梅(浙江卫视副总监兼节目中心主任)

任静(东方卫视总监助理 东方娱乐副总经理)

邵晶(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

王希(江苏卫视项目部副主任)



开场

冷凇:

我们第二场论坛的主题是“竞争升级,爆款归来——综艺创新风口与现象级节目的锻造”。

刚才我们听的是一线的几位总导演、公司老总在进行的分享。接下来请出的是我们重量级的平台领导,特别是内容制作相关的平台领导进行分享。各位老师请坐,谢谢。


首轮提问 


1 过彤(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部副主任)


冷凇:

第一个问题肯定是给我们帅气的过总。过总掌舵央视,出了一系列的爆款节目,大家知道《加油向未来》、《挑战不可能》等等。我觉得央创特别不容易,因为央视对于价值的要求更高,有时候可能超过卫视。所以我相信很多导演报的方案,很多频道报的方案,有的时候都不一定能过台编委会,这种情况下我们央创做了这么多的好节目。您是央视的老师,特别想请教一下,您是如何通过科学和科技这个点,一下子找到了爆款的根源呢?

 

过彤:

科技节目目前其实还是小众节目,但是我觉得因为这两年我们赶上了风口。第一个原因是科技三会上提到,把科学普及跟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创新发展的战略高度,这是第一个背书。然后第二个原因,其实是近五年来中国的科技,可以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家可以看到,节目中有各种重器轮番的登场。同时人工智能也是现在炙手可热。然后第三个原因,我是觉得中国的电视工业体系,经过十几年、二十年的耕耘,实际上也发展到了要破题的阶段。因为科技节目,实际上它难在不只是选题,还有电视的拍摄,科学原理的论证,科学实验的验证。所以这些东西实际上都决定了,我觉得在这两年我们其实有这么个风口,而且我们也把握住了。大家可以看到,随着《加油向未来》,陆陆续续有很多档科学节目也都已推出。我相信未来也会越来越多。

 

冷凇:

我想追问一个问题,科学类节目现在我自己总结有这么几类:比如说有人机对抗类的,这是一类,也有科学选秀类的,也有科学演讲类的,还有惊悚实验类等等。在这各种类型当中,您觉得科技节目未来还会往哪个方向去走?是场景不断的创新、不断挑战人类的极限,还是其他别的方向?

 

过彤:

我是觉得科学节目,或者说科普节目,虽然小众,但是就像你刚才说的,有各种不同的再细分的类型。但是比如说像《加油向未来》,它其实因为是在央视的这么一个特殊的生态里头,那它一定是坚持科普。我们这个团队当时在创作这个节目的时候,实际上比肩的是当年的《十万个为什么》。我们努力要做到,让它成为今天的《十万个为什么》。至于未来还有什么节目,我相信应该说还会有很多新的探索。包括我们明年也有一档央视重磅的节目现在在策划中。基本上是对接的中国科技最顶级的资源。

 

冷凇:

最顶级的科学资源?

 

过彤:

是的,当然我现在不方便透露,我相信只有央视能玩儿,因为央视平台在方方面面资源的号召力还是很强悍的。虽然也存在局限,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的优势。

 

冷凇:

好,谢谢过总,也希望央创在科技这个类别领域能够精耕细作。


2 周冬梅(浙江卫视副总监兼节目中心主任)


冷凇:

第二个问题给我们周冬梅老师。之前吴彤老师讲了,说要论娱乐圈影视圈的大哥,那就是就是成龙;综艺界一说大姐,就是周冬梅老师。

 

周冬梅:

不敢。

 

冷凇:

真的,大家应该掌声鼓励一下,跟周老师有过合作的都会有这种感受,我心中的大姐。周老师人很nice,而且又特别的勤奋。大家现在熟悉的浙江卫视一系列的爆款节目,从《跑男》到《王牌对王牌》,从《梦想的声音》到《演员的诞生》,都是浙江卫视节目中心制作的,也就是说全都是自制团队制作的。其实说实话,周老师,我觉得体制内必定总有各式各样的限制。有时候不是特别容易能够调动青年人的那种积极性,那么您是怎么管理了这样的一个几百人组成的队伍,并且打造出了四个爆款节目呢?

 

周冬梅:

首先谢谢冷老师,冷老师一直特别支持我们,给我们很多很多的指导,然后也感谢组委会。我觉得今天这个机会特别好,我们大家同行能够坐在一起交流一下。实际上每次参加这种颁奖、论坛的活动,我都为我们中国的电视人感到骄傲。同时也觉得我们中国电视人太苦了,应该有更多的管理层。我们的领导,应该多多的关爱这么一群,为了我们中国的电视事业,没白天没黑夜,乃至抛家弃子的电视人。我们在家里都被谴责惯了,特别不容易。

实际上就像刚才冷老师说的,浙江卫视这几年确实在自制节目上面还是做出了一些成绩。但是就像之前车澈说的一样,我们也是被逼出来的。

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差不多2014年的时候,当时我们做《奔跑吧兄弟》的动员会,在我们19楼会议室,那时候我们的总监还是夏陈安总监。夏总是一个非常有方法的人,常常用一种激励、激将的办法来开展工作。他在会上说,我看是这样,这个是你们最后一个机会了,如果你们这个机会抓不住,那么以后大项目都是公司做,你们就弄点边角料、周间节目做做,养家糊口就算了。这话听的实在是非常非常的虐心。

 

冷凇:

激将法背水一战。

 

周冬梅:

对,所以真的是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我觉得这几年浙江卫视的节目团队,真的是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所以我觉得,最终还是天道酬勤,还是要靠实干干出来的。所以特别感谢我们节目团队,大家特别齐心,也要感谢我们集团和频道领导对我们的诸多支持。

刚刚冷老师说到体制内外,实际上在座的有很多是从我们浙江卫视出去的。但是我觉得依然也是为我们中国电视做贡献。我是这么理解体制的,体制当然对人有一些约束,但是体制带来的好处也很多。特别在现在的这个时代,节目的规模越来越大。我是1986年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我一开始做新闻,两三个人就去了;现在可好,我出去拍跑男,工作人员差不多近四百号人。所以在这样的一种大兵团协同作战的时候,我觉得也只有一线的平台才可以举平台之力来打造这个节目。所以我觉得这种体制的号召力,不是外面单一的公司可以比的。体制能够给你保障,让你能协同作战,不至于孤军奋战。每一个节目要做成,都需要方方面面给予的大量支持。我特别认同这次我们大会的主题,叫“尊重每一个工种”。所以我觉得在这个方面,实际上体制有它好的地方。

然后是怎么样鼓励年轻人,我觉得也很简单,一个就是最大限度的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干。像吴彤也好,像我们跑男的总导演姚译添也好,实在是很年轻,都是1986、1988的这些。他们跟从业几十年的人比,可能在经验上欠缺一些,办事上有时候不是那么圆润。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这些做领导的,就全力以赴的给他搭最好的班子,最好的资源配给他,然后你时时刻刻的准备着为他救火,为他清除路障,为他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现在的80后也好、90后也好,我不认为他们真的需要脱离体制,或者说他们完全只在乎钱,如果要靠做电视去赚钱,实在是太苦了,完全可以选择一个别的行业。他们之所以要做电视,一定是热爱这个行业,想做成一点事情。那么我们就通过帮助他,把事情做成,那么你就可以把他的心留住了。

 

冷凇:

我看很多时候您挂的名头叫总统筹,就是为年轻人们救火。我也通过您刚才的表述,终于理解了“大姐”这个名号的意义。大姐就是孵化出无数个弟弟,而且把弟弟们捧红,让弟弟们得到发展。给周大姐鼓掌。


3 任静(东方卫视总监助理,东方娱乐副总经理)


冷凇:

好,第三个问题我想给我们东方的副总监任静老师,任老师应该是我广院师姐吧。

 

任静:

我还以为我们同级。

 

冷凇:

是吧。任老师这几年是见证了东方的发展。我记得我有一次去培训讲座的时候,见到李勇总监,他的一次动员会上,我看到李勇老师怎么去调动各个团队的激情去创作。直到东方后来有了喜剧音乐、户外真人秀等等各个矩阵。您是《极限挑战》的联合总导演,而且您还独创了文化带,就是我们那个畅想中华和诗书中华这个系列,而且文化带今年应该是被上级所表扬的。您一直管着东方这个平台,带着制作的队伍,在现象级节目上有这么多的创新发力。现在包括总监在内的整个队伍都在调整,您对情况是最清楚的。大家都非常关心,比如东方卫视下一步怎么发展,我们自制队伍的这种力量怎么把它发挥出来,未来打算创作哪些类别的节目?

  

任静:

是这样子的,首先感谢冷凇老师,还有组委会。那么参加今天的会之前,昨天晚上我们开会开到11点多,我们整个研发和节目团队,和我们新任的总监王磊卿,我们一直开会开到非常晚。其实就是在看大量的方案,在推研很多节目的一些情况等等。对于接下来的这些节目,明年的这些节目——刚才我在听前面一个总导演论坛的时候,大家已经提到了非常多——其实有个核心的概念,就是综N代怎么办

 

冷凇:

综N代怎么办?

 

任静:

对。因为这是我们很多家平台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但是我特别不喜欢看到讨论综N代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词叫做综N代魔咒,但是老有这个词。

 

冷凇:

对,像什么“影响力下降”,“三季以后就完了”。

 

任静:

对,总有这个词,所以我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时候谁写出来的这个词。因为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墨菲定律,你越觉得它可能发生,它就真的会发生。

所以当这个来综N代魔咒出来之后,我们就会越来越被关注,要是收视率稍微有点波动,就被说你这节目不行了,就是唱衰的说法就特别多。但是我是觉得,面对我们现在很多平台上所存在的综N代,我倒觉得用两个心去面对。第一就是平常心,人生活中都会有高高低低的起伏,何况一档节目呢?其实你会发现在国外有非常多的长寿节目,也是一季一季的做,能做很多季。但是在我们国内其实不多,很少。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用一些更平常的心态来面对,一个节目在成长过程中它的高高低低呢?而不是它收视率这季比上一季明显跌了一点,马上说魔咒来了,它不行了,然后就唱衰它。我觉得应该更多的给它一些空间。因为对于我们平台来说,一个IP出来,其实是几百号人共同努力打造的,其实都挺不容易的。所以我觉得应该给它一种平常心来对待,不光是外界,我们自己内部也是这样说。要用平常心来对待,一些综N代的起起伏伏。

那么我就举一个小例子,因为我记得我当年做《达人秀》的时候,当时英国的达人秀有段时间也有说法,说它不行了。但是我印象特别深,《达人秀》的第七季忽然又火了。它就是自我调整,调整过来了,花了两年时间调整了过来,第七季一下就好了。所以我觉得对于现在很多的综N代已有的IP品牌,我们用一种平常心去对待它。

那第二个心是什么呢?叫突破心。中国有一句古话说的特别好,叫居安思危。我觉得一个节目最好的调整时期是什么呢?是它的上升期,而不是它的下降期。当它上升期的时候,其实是给你很多的宽容度和余地去调整。往往我们经常会想起调整节目是在这个节目已经到了巅峰了,开始往下走了,收视率有点波动了,好,我们开始调整节目。但是我们现在提出的是,当这个节目开始在快速上升期的时候,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想各种各样的调整手段,寻找各种的可能性,以保证它可以走的更长远一些。这是我们说的突破心。这是对我们平台上综N代的看法。

刚才您说到的关于新生的这些团队什么的,因为东方是独立制作人团队,也是最早提出独立制作人团队的。这两年我们刚刚开过一个独立制作人内部的调研会,每个人畅所欲言——我自己也做过独立制作人,做了一年多——然后讨论做节目的困难,包括一些小的细节,甚至一个报销的小细节是否到位等等的很多东西。我们今天下午开了四个多小时会。希望用内部的体系,让更多的独立制作人,能够创造出更好的节目。   

 

冷凇:

非常感谢,给综N代足够的耐心。而且刚才我很受启发,在上升期的时候就要进行调整。有很多方向调整,而不是在下降期才想着怎么去救它。另外一个还是要坚持综N代,无论从商务上,还是从品牌的打造上。为什么国外的一个节目可以做十几季、几十季,而中国可能做一做,有时候由于领导调整的原因,或者什么原因就下了,其实是非常可惜的。


4 邵晶(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

冷凇:

好,下一个问题给我们邵晶副主任。邵老师,问您一个关于北京卫视跨界系列的问题。北京台成功的打造了跨界系列,而且不仅仅是把一个节目打造成现象级,现在有《跨界歌王》、《跨界喜剧王》、《跨界冰雪王》等等,构成了一个现象级的系列和矩阵。这个布局,是当初徐滔总、马红主任本来就这么有意去做的,还是说根据我们实时快速的变化战略而产生的调整?

 

邵晶:

冷凇老师好,各位在座的老师好。其实跨界系列,您说的这两种因素都有,我觉得在卫视竞争的江湖当中,战术、时机都非常重要,尤其时机更加重要。在第一季《跨界歌王》的时候,当时我们在开建组会的时候,离播出就只有45天了。这个时间节点上,从明星到节目的模式,都经历了一个非常快的磨合过程。但事实证明,只有抓住这个战机,这个系列才有可能成,而战机有时候可能比节目本身还要重要。而《跨界喜剧王》的诞生,就是在《跨界歌王》还没有结束,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对跨界这个文化IP进行了价值判定之后就已经开始策划了。而《跨界冰雪王》应该是在《跨界喜剧王》刚刚开始进行的时候就已经在策划了。所以我是觉得跨界这个文化IP之所以能够打造出来,更多的还是在于时机的抓取。

 

冷凇:

那未来还会不会做更多的跨界呢?跨界这个王,跨界那个王,所有的都跨界。

 

邵晶:

从北京卫视目前这个战略来说,仅仅有一个跨界的爆款是肯定不够的。今年我们也是有这样的一个新的战略的设想,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词。一个词我觉得是扬长避短,必须植根于北京的这样的一个地域的文化和优势。比如说今年我们就想打造一个我在故宫,当讲解员的这样一个节目。因为今年是故宫成立600周年,而故宫是北京独有的这样一个文化的一个大的品牌。所以我们想邀请很多大的明星到故宫来进行真人秀节目的拍摄。这个也是故宫第一次可以进行这样的一个节目类型的拍摄。这可能就属于北京卫视这样独特的扬长避短的爆款。

还有一个方向叫围魏救赵。因为现在如果光光只靠广告的营收,肯定是不足以支撑很多卫视节目的支出。所以我们现在也在致力于发展我们相关的产业,因为北京卫视在很多垂直的行业和产业的节目当中,做的是在行业内部是很有影响力的,我们在于产业链的这样一个布局。

还有一个叫合纵连横。我们要在跨区域,跨行业当中寻找一些合作伙伴,包括我们现在也想打造一个叫超明星发布的这样一个节目。我们马上在12月底要开播劳伦斯的颁奖盛典,花椒的颁奖之夜,这都是北京这样非常强的企业,我们可以为他们进行一些发布会,或者说一些晚会的打造,这样来形成我们新的爆款的节目和新的经济收入的支撑。

 

冷凇:

好,感谢邵主任,快言快语。总结一下,第一个是扬长避短,发挥北京资源,故宫北京有,杭州和南京就至少没有北京那个故宫,是吧?包括北京有最有名的医生,因为养生堂厉害嘛。还有一个叫围魏救赵,发展相关产业,这个战略也很好。第三个是合作连横,广泛寻找合作伙伴、广泛进行产业化。


5王希(江苏卫视项目部副主任):


冷凇:

最后一个问题问我们江苏卫视的项目部负责人王希老师。王希老师去年有个爆款作品,大家熟悉的江苏跨年,这个跨年上出来了一个大猛犸象,是一个大的AR场景。当时那天晚上我看基本上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儿。我一直有感觉,就是江苏卫视在棚内综艺中的那种力量,很多时候是其他人无可匹敌的。王老师您作为资深的制作人,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江苏卫视您所带过的项目,从跨年这种爆款开始,一些制作成功的分享经验,谢谢。

 

王希:

我觉得从我们一直以来的几个成功的棚内综艺,比如说《非诚勿扰》到《一站到底》,到《最强大脑》,到《蒙面唱将》等等。我觉得最重要的核心元素,是内容和团队。这也不光是棚内综艺,可能做所有的综艺节目都应该是围绕这个。

首先在内容层面,不管你在什么样的时候做节目,你做节目之前肯定是要回到我们所属的这个时代的大背景下考虑,可能先要考虑做给什么人看,才能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我觉得不管是像前面说的,像《非诚勿扰》,不管是在相亲,还是《最强大脑》的科学题材。或者是《我们相爱吧》这种CP的模式,或者说是《一站到底》这种掉坑的规则。这些有些是引进模式,有些可能是原创模式。但都是我们团队磨合形成的产物,在基于对内容充分的创新以后,产生的一些新的调整。

第二个元素,我觉得是团队。做一个节目,每一个团队有每个团队的气质,有每个团队的特点。这个团队做节目之前,我觉得先要了解自己的气质和特点是什么。然后在拿到一个节目之后,要寻找出团队的特质和这个节目特质之间的共同点然后从中选择你不一样的表达方式。这是让你的节目有差异化,有特点的一个最基本的实现方式。

 

冷凇:

我特别同意您这观点,就是电视综艺好比“哥们儿艺术”,一伙人玩的好,处的好,才能有好的作品。我们跟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远远比跟亲人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长。所以你周围那几个人的气场,你们这个团队,领军人物是谁,他的气质是什么,对于最后节目成品的品质是很关键的。那么江苏卫视自己的制作中心现在有多少支团队?

 

王希:

我们做节目的团队,大大小小应该有七八个。总共做编导的工作人员应该不下于一百位。

 

冷凇:

好的,谢谢。接下来是第二轮提问。


二轮提问 1 过彤(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部副主任)


冷凇:

又回到我们过总这儿,过总您原来是央一的领导,是央视综合频道节目部的副主任。

 

过彤:

谈不上,反正一直都是在央视体系内的制作人。

 

冷凇:

我特别想提过总在做《加油向未来》、《挑战不可能》之前的作品《正大综艺》、《墙来了》,还有《谢天谢地你来了》。

 

过彤:

我年龄不小了,所以之前吴彤说的交流表演类的电视节目,其实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难做的,所以当时我们走的是一个即兴喜剧的这么一条道。


冷凇:

没错,因为前一段我有看到朋友圈里在比较《谢天谢地你来了》和《演员的诞生》中的一些差异性,因为您那个更早一些,当时也是央视爆款。所以我觉得您从体制内到体制外,现在已经做了公司的老总了,是不是依然面临着招商的压力,面临着客户的压力,面临着敲艺人的压力。是不是我挂央一的大牌子,请艺人,就会比吴彤老师好请一些,价格就低一些?

 

过彤:

我觉得基本上是在一个水准上在竞争。因为我们虽然挂着央视创造传媒的牌子,但其实它是市场化运营的一个内容制作公司。那就意味着我们得自己去创意研发这个项目,我们自己得去找平台去提报。在制作过程中也受到平台的监督指导,同时我们要面临去市场上招商。

 

冷凇:

招商是要您去给讲PPT吗?

 

过彤:

我们主要工作不在演播室,是在各个客户那儿提案。在我看来央视创造、央视体系内的大型内容制作公司,唯一的优势实际上就是我们在头部的资源上、内容资源上,我们央视是有号召力的。但其实在整个制作的资源上基本上跟市场是一样的。

 

冷凇:

实际上就是一碗水端平的现状。

 

过彤:

有的时候明星上央视是有负担的,可能更愿意上比如浙江、东方、江苏,包括咱们北京卫视。我是觉得央视有它自己的一套内容生产的逻辑,包括它背后的哲学,这些东西。特别是像科普类的,像文化类的,肯定央视应该是最好的平台。但是同时我们这个公司也做大型喜剧节目。我们做了一档节目叫《欢乐中国人》,收视也是非常高,包括《挑战不可能》第三季,现在正在热播,也是收视非常高。我也非常高兴,因为看到了好多领导,像欧台、景台,包括赵台,也看到好多老师,包括咱们这些同行,他们的认可。其实也特别感谢这个组委会,真是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分享交流的平台。

 

冷凇:

谢谢,向过总致敬,本来在体制内风生水起,现在自己独立带一个公司出去,低下头来给客户提案、邀约明星,把自己放到跟大家同一水平的竞争线上。


2 周冬梅(浙江卫视副总监兼节目中心主任)


冷凇:

那好,第二个问题问我们周大姐。大姐您看,咱们现在一线卫视的综艺确实也做的都不错,但是网综现在确实是崛起了。我觉得从《嘻哈》开始,就把网综从冠名特约客户的商务价格,以及网综整体的火爆程度,都抬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标准。那这个标准您觉得会不会对我们传统电视综艺,会有很大的冲击?我们传统电视综艺,我们发展的趋势,以及我们未来要坚守、要突破的地方在哪里?

 

周冬梅:

我从来都不认为互联网是我们的敌人,我觉得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像我们搞传统媒体的,永远不要认为互联网来了,我们就没有希望了。我觉得所谓的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指的只是一种载体,一种传播的模式。致胜的关键还是在于你做节目的人,你做内容的人,你的脑子行不行,你的想法是不是很古旧。因为新媒体里面,我相信也有那种很保守的,就是那种固步自封的人;传统媒体里面,也有那种与时俱进,不断迭代,不断更新自己观念的人。所以我反而觉得,网综起来了,对我们做电视综艺的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好的促进。

《中国有嘻哈》的总制片人陈伟,原来是我的副手,我们俩共事了很多年。我觉得他出去做了这么好的一个作品出来,这就是我们电视人的胜利。所以我刚刚跟赵台说,坐在台上的,不管他是不是在公司的,都起码接受了十年以上的传统媒体的教育。所以我不觉得互联网网综节目对我们会有非常大的冲击。冲击当然有,但是有的时候我觉得遇强则强,他们很强大就给你巨大的压力,在压力下面激发你的聪明才智,你才能够做出更好的节目来,我是这么来看的。

我是这么多年自己也做节目,一直奋斗在一线,也不算是个什么领导,我自己也不断在思考,我觉得我们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做电视节目的人,还是一个观念升级的问题。我自己原来是做新闻出身的,我做了十几年的新闻,包括做深度报道,一些评论类的节目。我是非常非常关注社会的,而且我也要求我们的团队,要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的痛点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受众的心理,你才能对症下药,找到一些他们喜欢的节目。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整个社会形态,大众心理,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做电视的人,也希望跟大家共勉,永远不要小看观众的审美能力和价值判断。

我觉得现在的观众跟几年前——不要说十几年前——跟几年前就不一样了。比如说《跑男》做第一季的时候,可能当时观众看了特别开心。我从来没有见过——总以为明星高高在上——这么神秘的明星,也跟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的时候耍点小聪明,有点小诡计,有的时候也笨笨的,就很欢乐。但是现在我们实在是娱乐产品太多了,对于现在的观众,一般性的娱乐产品,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所以我是觉得,如果说前几年来说,娱乐是一个钢需的话,现在价值观、情感的共鸣、价值的认同、精神的滋养等等这些,它也是钢需。

这就是我们消费升级以后,我们的认知升级,所以我们的观众已经升级了。那我们做电视的人,只能比他们升级的更快,站的更高,站位更高才可以。所以我觉得真正的对手是你自己,我们电视人不要被唱衰电视的这种音魔吓倒,我觉得永远要相信自己,只要我们努力的自我迭代,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和知识,我还是非常看好未来的。

 

冷凇:

好,谢谢大姐,成功的制作人,都是从咱传统电视平台出来的,所以网综也好,电视综也好,天下是一家,这是大姐的胸怀。另外一个,敌人是自己,自己的观念更新了才能突破,好谢谢。


3 任静(东方卫视总监助理,东方娱乐副总经理)


冷凇:

接下来问题又给我们任总。首先是关于综N代的问题,综N代里面我们有喜剧矩阵,也有您一直导演的《极限挑战》系列,像这种户外真人秀,从您领导的角度来讲,它未来还有没有再大的升级空间?另外一个,大家也非常关心,东方比较独特的、独立制片人的制度,这种制度怎么能够激发出一个一个的火花变成爆点、燃点?

 

任静: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首先我同意刚才周老师说的,我们不是领导,我们是制作人。我跟周老师有相同的经历,我做了十年新闻,后来到东方卫视做了十年的综艺。所以某种程度上,我们是个跨界。因为原来在我们圈里头,其实是一般做新闻的不会去做综艺,做综艺也不会去做新闻。这种跨界带来一种新的思路,就是让我们在考虑很多事情的时候,会去思考要关注的社会的点在哪里。这也回答了刚才你说的《极限挑战》的点在哪里。我一直觉得《极限挑战》它不仅仅是一档娱乐节目,或者综艺节目,它其实是我们一直所倡导,东方一直倡导的口号,叫做真实娱乐。我们很多节目的关注点,是用综艺手段去表现;但是我们的核心的价值观是关注这个社会的人,关注这个社会的事情。

所以你会发现《极限挑战》每一集都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社会是改变的,人也是改变的。我们周围的很多事情都在发生改变,那么《极限挑战》里头相关的话题,相关的事情,根据这个东西进行改变,同时每个人都是成长的。《极限挑战》里面的六个MC,他们其实在这三年中,变化很大。我记得我第一次见张艺兴的时候,是在北京深夜12点,他从一个片场赶到,我们在一个大堂里见面。他那时候在国内很多人都不太知道他。甚至把他的名字会喊错。我那天跟他聊的时候,其实是那天他很想上这个节目,然后努力的表现,但是你能感觉到他的很多羞涩和很多不知所措。在这三年里头我们就看着他,一步一步变成一个特别有担当的一个男子汉,一步一步的走过来。有其他几个哥哥,MC对他的关照,也有他的成长。这里头每个人其实都有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节目,它自身会成长。因为它的依托是在于周围的成长,所有人的成长,周围事件的成长,它自身会成长。我是觉得没有找到真正社会依托的节目是不会成长的,因为它脱离了整个的时代。

那这里我也要说,我特别尊重关老师,关老师是我最喜欢的制作人。因为我会觉得,以前觉得读信是一个专题做法,这形式不太适合综艺。但是我去年看了关老师的节目的时候,我真的泪流满面,因为觉得很好看。我记得前段时间,我看了大量的日本和韩国的节目,在我们印象中,他们的节目应该都是嘻嘻哈哈玩游戏什么的。但实际上有一档节目让我印象特别深,它是一整集的内容在讨论一个话题,就是温室效应,用一整集的综艺手法来探讨温室效应,让我特别感动。包括日本的几档节目,他们会让艺人用综艺的手法来探讨,哪些外来生物影响了我们这个城市的水系。我其实看到这里,内心是很尊重他们的,非常尊重。我在想说,也许今天是一个时机,让我们沉下心来用综艺的手段,来表现这个社会,用综艺的手段来表达我们所思所想。我最早是用专题,但这两年我觉得慢慢的学会了用这种手法,表达我从来没有改变的内心,就是对这个社会的关注。所以我是觉得这是从来没有改变过的。

 

冷凇:

好的,谢谢任老师。


4 邵晶(北京电视台卫视节目中心副主任)


冷凇:

邵主任,问您一个问题吧。现在不是每个卫视都在经营周间的节目,一个是顾不过来,还有一个是周间可能没有那么大价值。但是北京台在周间领域还在精耕细作。有《生命原》这样的节目,也有《暖暖的新家》这样的节目。因为我是在北京多一些,有时候也会去参与卫视的会议,就发现我们正一点一点的把装修类的,把医疗类的,把各个不同的营销品类的内容,在周间开始一点点码齐。因为很多人会说周间节目是亏的,或者没有经营价值,那么无论是从商务上,还是节目品质上,您是怎么把周间的节目一点点扶起来的?

 

邵晶:

谢谢。刚才咱们在这个论坛当中说到很多的话题,比如网综跟传统媒体的竞争。其实我们认为,为什么现在北京卫视还做周间节目,还在做像养生堂这样的节目?其实我是觉得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最看重的是跟观众的这种情感的积淀。因为电视媒体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就它所存在的这种公信力,肯定在很多的观众心中是难以磨灭的。而这种和观众之间血脉相连的这样的一个情感积淀,恰恰是我们最值得珍惜的。

北京卫视最看重的是对于观众来说的这种公信力,因为任何一个垂直细分的节目能够成功,第一首先是公信力的成功,就比如说像我们的养生堂节目。其实这个节目做成功之后,很多的私立医院和一些医生希望能够上到这个节目。因为上到这个节目,就意味着他的挂号费可以有几十倍的这样的一个增长。

 

冷凇:

就像什么肛肠医院,男科这些都来找,但是不会让他们上的。

 

邵晶:

从来没有过,我们甚至都把门槛抬高到了三甲医院的科主任以上。我们要不断的做院士系列、院长系列,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公信力的门槛。当你的这个垂直细分的节目能做成,首先是当你公信力到了这样的层级之后,你的广告商才能够相信你,观众才能够相信你。就比如说像养生堂,我们的观众有的记了差不多好几柜子的笔记,每天都要记,坚持了很多年。有的观众每次录像都要来,风雨无阻。这就是公信力。

 

冷凇:

半小时量一次血压,我都知道的。

 

邵晶:

对,是这样的,比如今年的云三七。很多观众到了医院,就说要给我开云三七。因为他觉得是养生堂说的话,他都信。所以我觉得垂直细分的节目要做成,首先媒体要珍惜自己的公信力。而且这也是我们以后在多媒体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则。然后我觉得比较巧合,我刚才向周总和任总说,我也是做了十年的新闻记者。

 

冷凇:

今天巧了,新闻人的综艺大聚会。而且我们邵主任做的新闻身边系列,获得过中国新闻奖。

 

邵晶:

对,我原来在新闻中心,一直做了很多年的一线的记者。所以我是觉得做成这样的节目,首先一定要有一颗对社会痛点的这样的一个洞察之心。因为你是垂直细分节目,很多都是纯素人的节目,一定要跟这个社会的痛点相吻合。

就比如说我们原来做《生命缘》这个节目,我们在座赵多佳台长——特别感谢赵台——当时他是我们北京电视台的台长,力主做这个节目。因为当时是在周末的这样一个黄金档,都是跟综艺竞争。当时其实我们作为创作团队自己都没有底,觉得收视率能行吗?观众能接受一个医疗纪实类节目吗?

但实际上在播出之后,真的就是立住了。而且能在省级卫视当中,排到前几名,更在之后掀起了医疗纪实节目这样一个热潮。当时赵台跟我们说就做这种正能量的,跟社会心态、社会痛点相吻合的节目,这样的节目一定可以成功。因为大家看病难,而且很多人在医院,生死一线。所以我们想这个节目之所以能够成就是因为它符合了社会的痛点。

还有一个《暖暖的新家》的节目,因为现在房价非常贵。很多人都想通过装修能解决我居住的困难。比如我们这一季有巨大影响力的一期节目,就是在上海我们把一个30平米的这样一个小的房间,装修成了4层楼,变成了一个120多平米的一个4层的复式。这样它的房产瞬间增值了7百万。

 

冷凇:

单居变别墅?

 

邵晶:

对,所以当时引起了巨大的一个反响。第三点我觉得就是垂直细分类的节目能够做成,我想就是转化率的问题。我们要像敬畏观众一样去敬畏客户,就比如像暖暖新家这个节目,我们除了做收视率的分析,我们一定要做转化率的分析。因为对于很多的我们冠名的客户来说,收视率多少其实对他并不是一定的care的,他更关心的我能不能变现,能不能变成我的钱。所以我们对转化率的分析是非常严格的。我们会对照到每一个环节,能不能给用户带来高的转化率。所以我们想垂直细分的节目,并不是一定要放弃。其实很多的时候,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收视率蓝海和收入蓝海。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因为我们北京卫视是一个人很少的团队,其实我们只有两百多人。但是我们做的节目,其实是已经坚守了很多年。有一句话一直让我记忆很深,就是做电视这一行,一定要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就是永远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去做节目,才能够做成,没有任何捷径可以走。

 

冷凇:

谢谢邵主任。您说话没有逗号,而且现在您说话越来越有北京台徐滔总的气质了。


5王希(江苏卫视项目部副主任):


冷凇:

王希老师再问您一个问题。关于江苏卫视未来的发展,会沿着什么战略的路线走?因为最近在换总监,任台也刚刚上。我们知道江苏卫视历来有两大支撑点,一个是情感类,一个是益智类。情感类以《非诚勿扰》和《我们相爱吧》为首的这一系列社会关系情感。还有一类益智类,《一站到底》等等这一系列。两大矩阵中,还会有哪些发力。会不会一些有新的计划?


王希:我们除了维持这两大矩阵一些精品节目以外,肯定会在一些新的方面,比如说根据今年总的节目的趋势,在文化类节目上,在科学类节目上,甚至于今后在财经类节目上,我们可能都会有一些新的尝试。我觉得不管如何尝试,我们整个平台包括江苏卫视,几点是不变的。就是说在整个平台的定位上,会继续追求传播正能量,传递幸福感。同时在节目的选择上,我们一贯坚持的口号,只引领不跟随。另外在节目制作的态度上,我们肯定还会继续沿用一种追求极致,追求完美的这种精神来进行每一个作品的创造。

 

冷凇:

时间差不多了,非常感谢几位平台领导。今天我们都是回归到制作人身份的一个匠心原点去讨论今天的话题。我估计过总,和王希老师一定也有新闻创作的经验。而且我刚才突然想到,不光5位是新闻人。5位背后的更大的领导还是新闻人。

俊总新闻出身的;江苏原来的翔总新闻出身,民生新闻创始人;现在的任台管新闻的。北京台的徐总,法制进行时主持人出身;原来的李咏老师直接就是新闻的播音员。所以这个里面实际上看来我们做综艺离不开社会学的东西,离不开新闻学的这种挖掘。所以其实综艺是一个大的品类,它已经自己在跨界,跨界到所有的行业。成功的综艺一定是有社会、新闻方方面面文史哲基础的。再次感谢几位老师,期待明年各家平台都创作出更好的综艺节目,PK网综,网剧。PK网剧,PK电视剧,把我们电视综艺的大旗树立起来,谢谢!




首页
我们
联系
顶部